改变理解偏差,提升校本课程建设——2020年同安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集中培训班系列报道(六)之小学组

发布者:蔡振达发布时间:2020-11-28浏览次数:861

厦门的冬天踏着慵懒的步调偷偷地来到,虽然迟缓,却依旧温暖。11月28日下午,魏登尖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暖洋洋的讲座《观念的水位——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逻辑》。

    当今社会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校本课程到底该如何正确定义?该如何开发?又该如何走出现有误区呢?

魏老师在课的伊始就提到,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校本课程第一要义不是老师对课程的安排,而是对课程的管理。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角,基于已有教师资源,应打破学科壁垒,做到多学科融合,扎实校本课程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魏老师还向学员们介绍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历史发展。校本课程应该是学校的特色课程,要在课程建设上打破学科边界,打破教师边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在校本课程中自主地发展个性,在选择中发现内在潜能的火花,塑造健全的人格。

魏老师的观点清新隽永,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无论是诠释校本课程,还是提出理论转向;无论是思考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还是关注教校本课程的建设主体,都让老师们印象深刻。校本课程建设不仅能让教师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专业成长,还能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一扇窗。

校本课程的品质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它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个性。本次讲座为老师们打开了视野,也给学校的内涵发展指引了思考和践行的方向。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资培训室

图:小学数学一组

文:小学数学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