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打造有效课堂,同课异构展示闽南文化
——同安区2017年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班培训系列报道(八)
巍巍岳麓山,看万山绿遍;浩浩湘江水,望百舸争流。
7月24日上午,学员们又齐聚教室认真聆听着湖南师范大学张良田教授关于《有效课堂的价值判断标准与有效教学的实施》的讲座。张教授围绕“有效性”,从课堂有效性问题、有效课堂概念的阐释、价值判断、检验标准、实施方法及有效课堂与教师角色六个方面做了详尽的讲解。
张教授列举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有效课堂必须是科学扎实的知能训练、生动有趣的学法探索、潜移默化的人格陶冶三者的结合,是学生能学、会学、爱学三者的统一,是教师敢教、善教、乐教三者的共存。有效课堂还应当具有崭新的教学理念,有深广的教育资源的新颖的教学技法,最重要的还要有师生间和谐愉快的合作和交流。
张教授以《过故人庄》一诗为例,进行了与众不同的关于诗歌教学有效课堂的设计,让我们明白了诗歌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懂诗、背诗,更应该把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入语文教学中,通过改诗、画诗、给诗配乐等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诗的情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情、明理、学法、有趣,这样的学科渗透才能打造有效课堂。
课堂是师生的舞台,教学应该始终以学生是否想学、会学、能学、爱学为关注点。教师要成为有效教学的探索者、实践者、引领者和受益者。张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上的阐释与剖析,又有实例做引导和建议,既解了我们对有效课堂价值判断的疑,又消了我们对有效教学如何实施的惑。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我们将重新扬帆起航,努力打造“有效性”课堂。
下午,在张教授的主持下,学员们进行了以“闽南文化”为题的同课异构展示。
七个小组各辟蹊径,广开思路,以不同角度,不同风格,不同方法和策略,围绕着闽南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等方面,结合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特征,生动演绎了闽南文化的特色。在小组代表的汇报中,我们时而走进闽南古厝品尝香茶;时而在端午时节划龙船、包粽子;时而在中秋月赏月博饼;时而用闽南乡音吟诵《清明》小诗。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第七小组的闽南婚庆文化展播。他们诙谐生动的表演,充满乡土文化气息,展现了小组成员独特的构思与多才多艺,为下午的展示汇报做了精彩的压轴。班主任陈云雅老师不禁感叹:“各路教授齐登台,同课异构展风采。闽南文化蕴其间,学科渗透乐无边。”
这是一次集体智慧的碰撞,这是一场高质量的学科融合。学员们又说又唱,又演又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同课异构的展示。互动中,张教授做了独到精辟的点评,对同课异构教学做了指导,并提出建议,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家一起探讨教学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在喜庆中,一天的学习活动结束了。
时习日新,层累而进。且行且修,豁目开襟。今天,我们吸收了张教授的“阳光雨露”,相信明天,定能长成荫庇“花草”,拉升“藤蔓”的参天大树!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报道
(文/苏青娜图/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