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暨现场决赛》再创佳绩
11月12—15日,由教育部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区部分教师获选参加现场决赛,获得了4个全国一等奖,5个全国二等奖,8个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本次的现场决赛中,我区选手表现优异,代表厦门,也代表福建与全国的教育同仁们一同交流,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
阳翟小学的庄小雯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大胆创新教学模式,融入白板、IRS遥控器、提示机、云端分析,善用科技的智慧,定位学生真正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课堂三个整合亮点尤为突出:一、片段练笔 互动生成。二、遥控作答,及时反馈。三、云端分析,个性学习。教室中的软硬件,生成大数据,包括课件、学习历程、诊断报告、补救影音,提供学生个性化分析结与补救学习资源,达到接近布鲁娒的“一对一”的教育理想。
莲花学区中心小学詹海清老师参赛的作品《认识钟表》,这是一节一对一的远程同步互动课,只是我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模式中的一种,我们已经成功探索了“一对二”甚至是“一对多”的模式,也就是中心小学同时和多个偏远山区的教学点进行远程同步互动课的教学,相信借助信息技术,我们一定能弥补农村教育的不足,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西柯第二中心小学的洪文专老师从课件的设计思路、教学功能、教学应用情况和教学反思等方面,介绍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让现场的评委及与会人员清楚的看到:课件注重人机交互、直观性强、及时反馈、学生能自己把握学习进度、操作方便等优势,既可作为教师上课的演示课件,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练习的操作平台。
西塘小学的_陈逸彪老师做的微课《动物的花衣裳》针对三年级的学生,运用了大量的卡通形象与动画,这样更受学生欢迎,也让学生更有兴趣,不仅向学生介绍了课外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现了寓教于乐。同时还利用教师现场示范录像,是学生学会作画。
近年来,我区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特别是提出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努力促进一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与学科的深度融合理念,促使我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