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携暖意 教研绽芳菲——记厦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研讨活动

发布者:吕玉敏发布时间:2022-03-18浏览次数:10

 春风携暖意  教研绽芳菲

 ——记厦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研讨活动

春色恰是读书时,汇聚“云”端共教研。伴随着浓浓的春意,2022年3月17日厦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研成果在小学思政课中的运用”线上研讨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由厦门市教育科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潘诗求老师主持,与会对象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任课教师代表及徐碧环名师工作室成员。

首先由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徐碧环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这一课时《我们都有爱心》。本节课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培育的典型课例。主要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关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引导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并能力所能及地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爱心。徐老师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创设中激发亲社会情感。课堂中徐老师先是通过想象助人事件,激发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助人和被帮助的经历和感受,体会内心的温暖、快乐和充实;接着提供榜样示范,培育助人品质。呈现了学生日常生活中鲜活的榜样事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隐藏着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爱心。特别是联系当前疫情,利用学生熟悉的老师榜样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再次感受“爱心无处不在”。然后通过中国援助世界各国抗疫事例,感受中国担当装满人间大爱,升华情感。最后回归儿童的生活,通过实践作业“爱心打卡”活动,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爱心。

 公开课结束后,徐碧环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小学生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培育》的精彩讲座,徐老师的分享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第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亲社会行为培育内容;第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亲社会行为教育策略。徐老师结合《爱心的传递者》等课例,阐述“亲社会行为培育”课题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创设生活化情境,形成亲社会认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习得亲社会行为;强化学生良好行为,提升亲社会能力。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指导,徐老师以其广博的知识为在座的老师开启了新的教学思考,老师们如获珍宝。

紧接着,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吕玉敏老师带来了《拨动民俗之弦,共谱民俗之曲——小学道德与法治地方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主题讲座。吕老师细致的梳理出教材中地方民俗文化“传统节日”题材的主题分布,并利用生动的案例阐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地方民俗文化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地方民俗文化中的物质资源及精神资源,结合地方民俗文化的践行理念,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落实地方民俗文化教学目标。吕老师的讲座表达质朴,意义深刻,为与会老师的教学点亮前进的明灯。

最后是评课环节,在交流过程中,与会老师纷纷发言。滨城小学杨艺婷老师认为徐老师这堂课精心挖掘与利用学生身边的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体验、思考、探究。西塘小学白婷老师觉得徐老师教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但引导孩子们从生活细处感受爱心,而且还借助在疫情期间中国政府无私驰援其他国家抗击疫情的行为感受我中华的大国担当。大家积极建言,沟通教法,对未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充满期待。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犹如鸟之两翼,互为依托、相辅相,平衡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次研讨“真实的课堂,精彩的讲座,精准的指导”让听课教师如沐春风、收获颇丰。春风携暖意,万物常更新。在这希望的季节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们满怀教育热情,且行且思,一定能在教学研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供稿: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西塘小学白婷  后田学校苏燕宾)